差五分十点,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走进会议室,接受媒体专访。“首先感谢大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常看大家写的
文章,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今天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大家聊聊‘十一五’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找一下我
们存在的问题,迎接‘十二五’攻坚时刻。”
履职科技部4年,万钢眼角皱纹已现。不变的是他儒雅沉稳的气质、开放随和的谈话风格,依然让人如沐春风。
记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又一次得到了证明。您能简要谈谈“十一五”期间,科
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吗?
万钢:我举个最近的例子——65纳米刻蚀机。这是生产芯片的主要装备。我要讲的是,我们不仅研制成功这个设备,更重要的
是掌握了65纳米刻蚀机的全套工艺,申请发明专利800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主流技术水平,现已进入批量生产。5年之前,我
们这个产业是零;5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有了主要装备,有了国外订单;5年以后我们还会形成产业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能在金融危机中逆市而上的原因。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前一段时间我去西藏日喀则吃了一道菜——大丰收,绿油油的和北京完全一样。我当时特别惊讶地问:“
这都是你们自己种的?”陪同人员告诉我,对口支援的上海科技人员教会了他们如何在大棚里种蔬菜。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习以为
常的便利生活都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再次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未来五年,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已经深入人心。2009年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经费大
约是727亿,其中来自企业、社会的横向经费,与来自国家的纵向经费相比大概各占50%。去年,中央财政资金在科技领域投入大概
为1512亿元,带动全社会用于研发经费的支出达到5800多个亿。这5800多亿元中的70%是由企业所完成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
都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记者:我们从生活经历中也感受到,现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在缩短。能否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曾经长期困扰我们
的“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情况得到解决了吗?
万钢:所谓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和经济各自为政、无法互通的情况下产生的。党中央在上
世纪80年代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是很科学的。近几年,中
央反复强调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我觉得讲得十分精辟。